璧山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槟榔西施台湾最美风情,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复制链接]

1#
只看白癜风的医院

提起台湾,没去过的人肯定会说日月潭呀、阿里山呀,其实,台湾有一样文化却是课本不宣传、电视不广告、不到台湾不知道的特色,那便是槟榔文化,以及由槟榔文化衍生出来的“槟榔西施”。

高速公路旁边的玻璃小房子里,在艳俗的霓虹灯照射下,一个穿着暴露的年轻女郎,坐在玻璃桌子旁,忙碌着什么。

摄影师濑户正人在台湾出差时注意到这一神秘场景。他的一些槟榔西施的作品在随后出版的“槟榔”摄影集里出现。

摄影师荒木经惟到台湾也拍了很多极具台湾特色的槟榔西施,称槟榔西施代表着台湾。

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台北》封面

国际许多知名新闻媒体,如美国CNN、英国BBC、日本中京、读卖等都曾到台湾专题报道“槟榔西施”。

·01·

槟榔文化

槟榔

槟榔辛温

破气杀虫

祛痰逐水

专除后重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台湾走一圈下来,目之所及,常见成行成片的槟榔。

槟榔是一种青果,似橄榄。台湾人吃槟榔通常把槟榔剖成两半,用一种香叶包裹,里面还要涂上石灰,上档次的还佐以其他的香料。嚼食槟榔让人面颊发红,浑身发热,有提神和驱寒的作用。

中国人究竟从何时起开始嚼食槟榔,似乎也是一个历史谜团。西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曾有南方贡献的“仁频”古木,有人认为就是槟榔树。中国较早记载食用槟榔的文字,见于东汉时期,南北朝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曾引东汉杨孚的《异物志》说:“槟榔,……剖其上皮,煮其肤,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古贲灰并食。”由此来看,中国人食用槟榔的历史至少可上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槟榔具有消化健胃、驱虫去瘴与提神止泻的疗效。可见,槟榔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

《本草纲目》中的槟榔,以及槟榔记载

到宋朝之后,槟榔的用途开始有了转变。它们不单单是简单的药品,更多情况下扮演了嗜好品的角色。大家是为了愉悦来嚼槟榔,特别是在海南以及广东等岭南地区,并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且一度成为王公贵族的休闲方式。直到鸦片和烟草传入我国之后,槟榔才慢慢从嗜好品之王的神坛上走下来。

台北故宫博物馆的乾隆御用槟榔玉盒

《广东通志》云:“台之南路,最重槟榔,无论男女,皆日咀嚼不离于口。食则齿黑,妇人以此为美观,乃习俗所尚也。”

看,当时台湾男女老少都吃槟榔,并以齿黑为美。

其实不止台湾,在过去的印度、越南等地,长期吃槟榔让牙齿变黑被认为是人与动物牙齿森白的区别,这样的审美观直到西方文化入侵后才改变。

曾有清朝巡台御史作了一本台湾土著生活样貌的画册,叫《番社采风图》(明朝称台湾为“东番”),其中有一幅就还原了台湾原住民采槟榔方式。

·02·

槟榔西施

只是,台湾早期的槟榔文化,自年清*府以《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与日本后,就被破坏了。

日本人认为嚼槟榔不雅观,明文禁止台湾人嚼槟榔,并大量砍伐槟榔树,使台湾嚼槟榔风气由盛转衰,台湾社会中的槟榔风气习尚也被压抑而逐渐隐没,所以台湾的槟榔文化史在日治时期是一个断层。

直到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槟榔才再度盛行,当台湾经济起飞时,由槟榔衍生出一种追求感观刺激的另类文化——槟榔西施。

槟榔西施

台湾特有的职业,主要指穿着性感、清凉、在路边(通常是车子开上高速公路前的路段)的小车间内贩卖槟榔的女性。

贩卖槟榔的摊贩逐渐充斥台湾大街小巷,由于竞争激烈而衍生出以女性特征来吸引消费者的槟榔西施。

槟榔摊

装饰有明亮的霓虹灯,台湾西半部的高速公路入口附近与郊区的马路边可见,主要客户群为货车司机、蓝领阶级。

槟榔摊的摆设简单,通常是一个小小个玻璃屋,一般是大型的透明玻璃落地窗,从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陈设。槟榔西施会面对马路,坐在高脚椅上,冰柜在后方,桌子在前方,没有生意时就包槟榔准备。

如果说,古代的槟榔文化是贵族的象征,那么槟榔西施就是从社会底层文化冒出来的另类艺术,这恐怕是古人始料未及的。

 “槟榔西施”在很多台湾民众眼里是个贬义词。

台湾的主流价值观,都把槟榔视为有害健康、低下阶层的嗜好,把槟榔西施视为情色促销、低俗文化的*物,媒体甚至为了迎合大众心理,将台湾一些社会问题推到槟榔西施的头上,比如:

司机注意力全在路边的槟榔西施,一不小心就把车往右边人行道上撞,导致车祸激增;

由于槟榔西施的诱惑,不止成年男性,连读高中的青少年都在消费槟榔,致使台湾口腔癌人数剧增;

农民因为槟榔生意变好,所以都转种了浅根植物槟榔,导致逢台风豪雨就发生泥石流灾害。

曾就有槟榔西施因穿三点式透明内衣吸引顾客,被警察以“暴露至令人遐想”为由,欲以“公然猥亵罪”处罚她,只是每个人的感受和反应不同,检察官最后认为,露胸不必然等于“猥亵”而不予起诉。

在台湾前二三十年间,槟榔西施被看作在道德和法律边缘游走的灰色人,曾有一段时间,媒体报道新闻只要以“槟榔西施”为标题,收视率必然大增,人们就是这样披着道貌岸然的君子表皮又暗自消费他们所鄙夷的“槟榔西施”。

自年起,台湾各地方*府开始禁止穿着过于暴露的槟榔西施,并以法律加以规范,至今个大都会区如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市区内的槟榔西施已寥寥无几,仅有零星摊位分布在交流道附近,服装穿着也不再像以往暴露。

以贩卖槟榔为主的街边小店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槟榔西施”是台湾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在上海的台商举办台湾庙会时,也把“槟榔西施”作为一个亮点。

 

结语

槟榔也好,西施也罢,不管怎么说,能把两者巧妙结合,的确是台湾的特色。在不久的将来,“槟榔西施”这个职业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但是槟榔西施用自己的另类方式为中国槟榔文化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应当抽身出来客观的看待历史中的每一笔文化。

文章内容综合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12位摄影师记录了纽约街头的文化,你拿着相机记录过什么?

看过这些美女,才知道什么叫作惊艳!

原来*新剧在这里拍的!这座江南老城比苏杭更撩人,却低调了千年!

71岁重操旧业,86岁忙着谈恋爱,97岁顽强复健,岁获摄影界奥斯卡奖

拍秋天美景,这10个题材你可别错过

九一八丨这些老照片记录事变,86年不可忘却的警示

这32张照片,曾影响过世界

李少白:摄影是发现,摄影是选择和控制

太奇妙了,照片竟然还能这么拍?

新书推荐

《大唐帝陵三百里》

我相信你一定听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人,生得貌美如花倾国倾城,后来她成为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姿质天成,不管人家是不是自己的儿媳妇,居然占为己有。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唐玄宗死后葬于泰陵,泰陵规模浩大,陵内封地方圆达38公里,设置分内外两城,布局酷似京师长安。

而这座陵墓现在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不妨跟随此书,一起看看关中地界上的十八座唐帝陵。

秦岭摄影集:《大唐帝陵三百里》

售价:48元

购买方式:请戳下面阅读原文

中国人文地理图库面向全国各地摄影师征集各类人文地理图片,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含香港特别行*区、澳门特别行*区、台湾省)及旅居海外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在图库上注册上传管理自己的图片。

中国人文地理团队信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