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重庆有一群人竟然这样玩农业牵手生态农人 [复制链接]

1#

合初人所在的长寿区洪湖镇村庄

社区支持农业是什么

社区支持农业,英文名为:CommunitySupportAgriculture,通常简称为CSA,中文也翻译为“社会生态农业”。即:生态消费者不通过中间环节,直接对接生态生产者,预定生产,免除生产者的市场风险,与生产者共担自然风险,同时加强生产方式与价格构成的透明度。以此保障生态生产者的合理收入,降低生态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增加产品品质的诚信度,进而推进生态农业,保护土壤生态,提高食材健康品质。

CSA,让农业,由农民的事,变成全社会的事,由化学化生产,回归到生态生产和农业的多功能性;CSA,让乡村建设,从农村走进城市,由农民主体变为农民、市民互助联合,并凝聚成一种新型的农业文化与农人精神……

重庆有一个公益组织,他们自称为“合初人”,他们践行并传承生态亲耕文化,他们的宗旨是帮助人们获得幸福,而不是帮助人们增长无休止的欲望及其满足,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年初春,合初人最终把自己做成了一户安心的“CSA生态小农”——合初人耕读之家。合初人的心里因此彻底踏实了:我们身居人类之树与大地紧密相连之“本位”,可以清醒又脚踏实地的践行、倡导生态生存伦理和农耕身心康复,传承中华耕读文化和生活方式,参与构建社会生态良食产消共同体......可以更好地秉持初心、践行使命。

年12月1日,合初人举办了一个学术沙龙,这些有趣诚朴的人讨论了以下两个问题

什么是“生态亲耕小农”?

亲耕和小农,难道不是落后生产力的标志?难道不会、不应该被淘汰?

目前尚属于小众的新兴的“生态亲耕小农”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吗?

他们与个体身心的康复、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是什么?与文化、艺术的关系是什么?

生态亲耕小农在生态农耕、生态食材、乡土社区和城乡融合中的优势是什么?他们在山区农业中的生态优势是什么?他们的现状、劣势、困境和需求是什么?

他们的未来与人性的改善、与文化的变革、与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吗?

—话题讨论什么是社会生态农业CSA的本质?

与生态亲耕小农又有什么关系?对生态亲耕小农到底有什么帮助?

—话题讨论

上面这些问题,是合初人下乡10年,在实践生态农耕和CSA,并最终成为一家CSA生态亲耕小农过程中,自己思考的问题,也是不断被提问的、经常在圈内讨论的问题。

10年后的今天,我们希望与更多人交流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开始计划、尝试:不仅要创造生态亲耕小农与生态消费者群体更多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也要创造他们与重庆学术界、艺术界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12月1日,在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的支持下,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举办了“新兴生态亲耕小农与社会生态农业(CSA)”学术沙龙。

注:时间为年

会议一开始,主持人朱艺首先邀请各位生态亲耕的小农和生态消费者代表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分享,让与会者了解到,在重庆有这样一个“生态产、消直接互助群体”的存在。朱艺说:这个研讨会,实际是为他们而开的,是为他们已经持续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而开的。

随后,生态亲耕与CSA行动研究学者、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约研究员,重庆女性人才研究会理事、美国韦伯州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朱艺作了《“本”的行动与思考——生态亲耕小农与乡土社区的危机与希望》的主题发言,她以合初人耕读之家10年的社会生态农业(CSA)实践案例为基础,介绍了五个方面的观点:

1、土壤和自然生态良好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生态农业,需要“重建生态生存伦理”。

人类个体身心危机、整体生存危机的现状,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生存之本、重建生存伦理。立本、护本——就是要重新认识土壤生态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生态健康食材和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着重介绍了合初人耕读之家在承续中国土壤学之父候光炯院士自然免耕生态种植方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9年覆盖免耕生态种植实验的案例。

2、重视扶持生态亲耕小农,是重建“生态生存伦理”、保障“社会生态可持续”的重中之重。

生态亲耕农人是人类连接自然能量的“脐带”,是土壤生态的“卫士”,生态亲耕农人能安居乐业,社会生态可持续之树才能固本强根。乡村振兴,生态亲耕农人是基础的基础,是重中之重,没有生态亲耕小农,就没有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与生态乡村。朱艺同时还介绍了“重庆第一生态农人”周诗禄老师自家36年坚持生态耕种的故事。

合初人的“社会生态本体健康”结构图3、第三,生态亲耕生活方式,是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生命成长的生活方式。

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高度物质化,房贷、车贷、高消费,节节攀升和攀比,贫富差距加大,生态环境恶化,每个人的生存竞争压力都越来越大,离自然也越来越远,身心疾病严重,抑郁、困惑、压抑、找不到生命意义和希望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需要重新思考和看待生命,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进而从新寻找或重新定位自己人生的方向。——这是一些弃职从农、回归乡土的“生态亲耕农人”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这种社会状态持续下去,返乡、下乡的生态亲耕农人也就会越来越多。朱艺介绍了生态亲耕农人的身心疗愈与人生成长案例:重庆自然农法的先行者李刚老师的故事、合初人家覆盖免耕实验田间执行负责人朱耕久的故事。

重庆第一生态农人周诗禄老师

4、产消(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的CSA模式,是帮助生态小农走出困境、直接赢得稳定终端客户的有效路径。

阐述社会生态农业CSA在提升生态农耕劳动价值,避免农产品的自然与市场风险,抑制或消除中间环节挤压产(生产者)消(消费者)两头基本利益,构建生态食材产消信任体系方面的优势,以及与“中间商传统商业模式”的比较。

在地头观察的李刚

5、发挥社会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是生态农耕回嵌社会的重生之路。

农业的自然生态状况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社会生态的严重失衡,是导致农业自然生态破坏的直接原因。而农耕自然教育、亲耕文化教育、食农教育、耕读文化的传承、参与式认证、生态农夫市集,以及亲耕为本的乡土社区文化重建等等,是改变“舍本逐末”社会生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生态农耕回嵌社会的重生之路。朱艺强调:社会各界如何才能有效参与、支持食物信任体系和乡土社区的重建?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这是一个古老又全新的领域,所以心态归零、虚心学习、深入实践,是首要问题。

与《何以为食》合作的“良食路演”

随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艺术与社会方向讲师靳立鹏发言。

观点分享

靳立鹏老师首先介绍了作为西方当代艺术内容之一的“生态艺术”并不归属传统的艺术定义和艺术分类。生态艺术归属于“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艺术”,对严峻的全球生态问题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