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九江同文中学教课楼旧址 [复制链接]

1#

作者:吴圣林寻真使者-09-05

九江同文中学教课楼旧址,位于庾亮南路47号。它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建。楼坐东向西,建筑面积平方米。原高四层,“文革”中拆除了一层,现为三层。旧址为砖木结构,红机瓦屋面,四坡顶。建筑入口处由左向右各四根具有异国情调的立柱组成门廊,内部空间空旷,线角简约,体现了西式的建筑风格,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美籍卫理公会传教士赫尔利和陶理从福建来到九江,他在九江租界地城外土桥口(就是现在的湓浦路)建立教室,创办了“埠阆小学”,开同文之扉页。年,帝国主义分子采取驰马划界之法,圈地余亩,把南门口肖家街一带强占为校址。年,美籍德人传教士库思非来到九江,掌理埠阆小学校务,并在新选的校址广植花木,开辟操场,建筑校舍,充实设备,正式兴办小学、中学两级体制的学校,取《中庸》中“普天之下,车同轨,书同文”之意,取名为“九江同文书院”。

年,同文增设大学,取名为“九江南伟烈大学”,又称“南伟烈书院”。九江南伟烈大学分预科、专科两类。年,因学校经济困难,创办了12年的南伟烈大学不得不忍痛停办,重新改为三三制的完全中学,更名为“九江同文中学”。

同文中学是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批教会学校。也是京师同文馆(现北京大学)在九江的分馆。同文中学建成后,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西化教育,学生在这里住洋楼、学洋文、说洋话、行洋礼、信洋教,规定每天早晨做“小礼拜”,星期四下午做“中礼拜”,星期日整个上午做“大礼拜”。“五四”运动期间,南伟烈大学学生积极声援和参加“五四运动”,年6月6日,南伟烈大学全体罢课,并向全国各校学生发出急电,宣布罢课消息。

年秋,方志敏同志入南伟烈大学学习,在这里奠定了他坚实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思想基础。饶漱石、傅烈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此就读,创办进步刊物,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年,因日寇逼近,九江危在旦夕,为不使学生失学,不使校史中断,同文中学历尽艰险,迁至重庆外郊璧山县。

在同文中学办学历史中,有一位值得隆重推出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执掌同文中学24年的校长熊祥煦。熊祥煦,江西新建人,金陵大学学士,美国西北大学硕士,加尔第大学研究院学士。年,熊祥煦,出任同文中学校长。直到年离校回沪。在主*同文中学期间,熊祥煦校长提出了“读好书,做好人”的校训和“读书与做人兼重,成人与成才并举”的办学原则,明确要求师长的任务“培养学生道德,提高学生程度”,使其在做人与读书方面,切实做到“一丝不苟,一步不松,一目不忘”。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熊祥煦校长带领全体同文师生在重庆丁家坳,盖草房当教室,掘井取水,艰苦奋斗,坚持办学,校风学风一如既往,师生人数高达多名,且多为四川子弟。

年,同文中学75周年校庆之时,原国民*中央副委员长、同文中学名誉董事长冯玉祥将*亲临学校,勉慰师生,表示祝贺。

年5月17日,在人民解放*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中,九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年6月11日,同文中学举行收回教育主权典礼大会,人民*府正式接办,更名为“江西省立浔阳中学”。第二年,儒励女中与九江同文中学合并。年,又更名为“九江市第二中学”。年恢复原校名称——九江同文中学,时为建校周年。

教课楼门廊

罗家康整理于年5月7日上海

整理后感言:

九江同文中学常常会在我的梦中湧现,那是我人生中永远也抹不去的一段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年轻时快乐无比,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它坐落在长江之滨,庐山脚下,南门湖边。据说它的校园环境在东起上海西达重庆1,公里的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学里首屈一指,无人能比!它曾经有江西全省最好的足球场,镶嵌着彩色玻璃、华丽端庄、熠熠生辉的大礼堂,窗明几净的教学楼,教工宿舍不仅有纱窗和西式的木制百叶窗,一百多年以前已经用上了席梦思,年度过了它周年的生日。

我的父亲罗常新二十世纪初曾就读于该校,二十年代初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他的前辈有中国第一代留美女学生石美玉和康爱德、做了24年同文校长的熊祥煦先生、九江著名建筑营造商后来成了宋子文岳父的张谋知先生、还有三十年代曾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的吴铁城将*;和我父亲同时代的校友则有中共早期优秀*员傅烈、写过“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烈士、宁死不屈的谢贤庆烈士、著名爱国教育家刘湛恩博士等;比他低几届的则有中共早期领导人,解放后官居高位的饶漱石将*,还有享有九江神童美誉的教育家、翻译家、兰州大学教授的*席群(年打成右派,被发配到甘肃夹边沟农场劳改,受尽折磨,九死一生,活了岁)等;四十年代我的表兄李健、堂兄罗家驹、罗家驥都就读于同文,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罗家驥,抗战时曾入昆明西南联大,后投笔从戎参加缅甸远征*,担任美*顾问团翻译,曾转战缅甸和印度各地,解放战争中部队起义,在长沙步兵学校做文化教员,年转业回到母校,成了我们的地理老师。很不幸,年因得罪史地教研组组长(“左王”XXX),以对抗领导之名,被送去农场劳动教养。直到改革开放才恢复名誉成了离休干部;进入五十年代,和我一起在同文上学的有我的胞兄罗家谷(57届)、堂侄女罗永彤(59届)、堂侄罗永炽(61届);八十年代堂侄女罗颖在同文读初中,后随父母去南京,考取上海机械学院科技德语系,年移民美国;堂侄孙女罗振夏年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南京大学会计系,年在北大金融专业读研究生,毕业后先在美国高盛银行工作数年,现在建行香港国际分行工作。还有虽无血缘关系但一直和我以叔侄相称的尹锡成、尹水林、尹民运、尹作魁(年恢复高考,当年考入上海铁道学院运输管理系,曾任九江火车站站长,现已退休)四兄弟其中的三位和他们的子女尹晟、尹振均在同文就读。可以说无论是罗家,还是尹家都和同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的老师中印象比较深的有国文教员李步青(无锡国学专业毕业)、汪际虞(上海大同大学文科毕业)、历史教员辜梅先(上海光华大学教育系毕业)、英文教员游戬(金陵女子大学外文系毕业)、音乐老师陈非(广东国民大学毕业,小提琴功夫了得)、数学老师叶有涵(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调往上海计算机研究所工作,曾做过我初中的班主任)、物理老师王忠甲(湖南大学电机系毕业)校医李道立(医院病理科毕业)等。

但我最怀念的恩师是副校长戎志浩先生(东吴大学化学系毕业),他曾留学美国深造,因报效祖国而海归,据说,在北京机场曾受到周总理的欢迎。文革中却被污名为美蒋特务,受尽凌辱,投河自尽,至今让人唏嘘不已。我多次聆听过戎校长大学教授级的言传身教,夯实了本人的化学基础,是我化学方面最早原始积累的启蒙人,使我终身受益。戎师母帅滇贞(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数理系毕业)则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数学老师,虽遭此厄运打击,仍心如止水,培养子女个个成才。每次回九江,我必登门拜访,

年6月4日,我有幸参加九江同文中学的北京校友会,为帅老师九十五岁华诞举行了隆重的聚会。戎老师九泉之下有知,或许可以欣慰和瞑目。

爱米编后记:

此回忆文章是同文老校友转发的。我的母亲、小舅舅和小舅母都是同文校友,故珍藏之。

恋庐山留言:

??Amy???????:您好!

我知您是立美姐的才女,经常看到您写的文章和脍炙人口、独特风格的诗,前些年乐敏转送给我的几本您的书至今珍藏着。我的回忆文章也是老校友发给我的,您想存放,应无大碍。希望以后多交流。我和你舅舅国樑哥,舅母丽荃姐一直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