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庆璧山乡村环境美村民生活乐视界网 [复制链接]

1#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既要让百姓富起来,也要让乡村环境好起来。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抓好“河长制”工作,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着力打造宜居和谐的美丽新农村,让乡村百姓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民在美丽的院子里休闲散步(摄影:朱大亮)

人居环境整治:“改”出美丽新乡村

平整宽阔的乡间小道,干净整洁的院落,争奇斗艳的花朵,内涵丰富的主题壁画。印有“乡愁幺滩”四个大字的指示牌下,一条崭新的沥青马路从院子穿境而过,一旁的木制凉亭里,三五村民坐在木凳上攀谈家常,十分惬意。近日,走进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村幺滩院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张张灿烂笑脸,无不让人深切感受到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中所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景象。

“以前,村里污水横流、道路泥泞、鸡鸭乱跑,到处脏乱不堪。现在经过改造整治,不仅环境变得优美了,还建起了休闲凉亭,让我们生活更加安逸舒适了。”村民陈廷兰一边削红苕一边告诉记者。

据喜观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洪介绍,为了改变院落现状,提升百姓居住环境,镇里不仅硬化了村组道路,新建了地下污水管网,规范了家禽养殖,还拆除了部分旧房用以改建休闲凉亭,并在房前屋后村道沿线栽植了各色花草。村庄环境整饬一新后,镇里还因地制宜,结合人居环境、文明实践等,在农户院墙上打造了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壁画,为乡村振兴文明建设增色添彩。

“美丽院落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李国洪说,随着乡村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的环保卫生意识得到大大提升,不少村民自发参与进来,每天打扫各自房前屋后垃圾,自觉保持公共区域等地方的干净整洁,共同呵护美丽家园,有效防止了环境乱象的反弹。

村民在凉亭里聊天纳凉(摄影:朱大亮)

幺滩院子的“蝶变”是璧山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自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以来,璧山区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通过示范带头、志愿服务,广泛动员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等多种形式,先后开展了春季百日清洁行动、村庄清洁“夏季战役”等系列活动。同时,以“都市花园”“四季果园”“绿色菜园”为特色,开展了8个示范点、22条示范线,全力推进乡村面貌“大变样”。

“先后共计清理垃圾吨;清理沟渠公里,塘堰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吨;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万个,农膜吨。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基本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璧山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垃圾分类:分出绿色新风尚

开展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为持续改善农村宜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正在璧山全区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

5月6日,记者在重庆市璧山区河边镇铁石村看见,部分农户院墙上绘制的垃圾分类宣传画格外醒目,此外,每户农户门口都整齐摆放着蓝、灰两个颜色的垃圾桶,桶身清晰标注有“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字样,分别用来投放不同类型的垃圾。同样,公路边上,每隔一段距离,同样摆放着分类垃圾桶,指导牌上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垃圾的投放标准,方便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小知识。

“我们共投入20余万元,采购了余个垃圾桶,在全镇四个村和一个社区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点,其中每个村包含有5个四分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和3个资源集中回收点,对村民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河边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最直接的受益者,垃圾分类设施覆盖到位只是第一步,镇上还通过召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动员会、推进会、分拣员培训会,在醒目为主设置宣传栏、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从而让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深入人心,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村民正在投放生活垃圾(摄影:朱大亮)

“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丢,避免混杂在一起,既避免造成气味难闻,还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正在投放垃圾的村民王女士说,以前将垃圾随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有很大的气味,现在多走几步路,自觉将家中的垃圾按标准对应投放进垃圾桶,不仅是为村庄干净整洁出一份力,长此以往,也是让自身受益。

据了解,目前,璧山区共有农村保洁员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余人,二次分拣员余人,设置垃圾收集桶2.7万余个,已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4座,一季度共收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万余吨。其中,共建成垃圾分类投放点1余个,堆肥房6个,共发放户用分类收集桶3.6万余个。通过“户分、村收、镇街集、区运输、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收运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垃圾处理压力,改善了村居生活环境。

下一步,璧山区还将根据实际,在个行政村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使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村绿村洁的美好环境。

河长制:治出河畅水清岸绿坡洁好风景

“河里浮萍还挺多的,我们得抓紧时间,争取一上午清理干净。”4月30日,重庆市璧山区正兴镇卫寺村龙家河水面上,漂浮着成片绿油油的水生植物,不远处,四五名管护员身着下水衣,大半截身子浸泡在河水里,正用一块遮阳网与几块泡沫制成的简易“网兜”,顺河而下“兜住”河面上的浮萍与垃圾。

“大面积浮萍会导致水中的氧含量减少,给水质带来一定影响和危害。现在重中之重就是打捞浮萍,有一点就捞一点,不能让它再泛滥了。”保洁人员颜德模说,除了繁殖迅速的浮萍,龙家河两岸还长满了茂密繁盛的竹林,每次下完雨,许多漂浮物、倒伏物便落入河里,从而导致巡查清理的频次随之增加。

保洁人员正打捞河面上的浮萍(摄影:朱大亮)

“我们不定时组织各村保洁人员对辖区河段的水面漂浮物、倒伏竹木、河岸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确保不留死角和盲点,此外,还向周围居民宣传有关河道管理的相关规定,对违反河道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制止、清除。”该镇生态河长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镇上建立了镇村两级河长巡河制度,除镇级、村级河长每月巡河两次外,各村专职巡查员也会定期开展河道巡查与清漂保洁工作,并由各村保洁员对河岸的垃圾进行集中转运。

水流到哪里,责任就跟到哪里。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璧山区不断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根据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三河干支流分布,建立起了涵盖水库、山坪塘、养鱼池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场、排污点、排污口等所有污染点源的树状图,并根据实际,合理设置了区、镇街、村三级河长,层层压实责任,从加强水资源保护、河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方面发力,对每段河流、每座水库、每口山塘、每个污染点源实行常抓常管,切实保障水安全。

保洁人员拖曳自制“网兜”清理浮萍(摄影:朱大亮)

“常态化管护、精细化管理换来一河清水,通过治污防污和严格的水源保护,璧山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璧山区生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水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呵护清水长流,需要狠抓源头治理,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亩生态湿地建设,对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完成15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排水不达标的家工业企业,督促做好生产废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杜绝乱排乱放,并有序推进拦河堰改造及农村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等着手。

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不断落实,璧山区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正一个个变为现实。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环境优美、村貌整洁、邻里和谐、村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梦正在璧山这片土地上一步步精彩呈现。

(作者:朱大亮)

(作者单位: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