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重庆数字乡村怎么建抓好三化是关键
TUhjnbcbe - 2024/4/5 8:1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乡村振兴是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重庆要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一条顺应大势的有效途径。


  随着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乡村建设正成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器”,也是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关键所在。


  荣昌、巴南、大足、渝北、垫江等“四区一县”是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重庆成为全国入围名单最多的省区市。


  据两江观察近日调查,我市数字乡村建设仍存在基础建设待强化、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人才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抓好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发展智慧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三化”建设,才能持续走出有重庆特点、有广阔市场的数字乡村发展路子。

▲万盛经开区青年镇板辽茶山上的5G基站。张其宏摄/视觉重庆

基建补“短”


  要想富先修路。建好数字乡村的先决条件,同样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性支撑。


  客观上,重庆数字乡村建设起步较早,也取得了相当成效。据最新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重庆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达40.3%,居全国第八。其中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名列第二,仅次于浙江省;行政村电子商务站点覆盖率为92.6%,名列第四。


  以先行区县荣昌、巴南为例,二者在相关基础建设上各有招数——


  荣昌在龙集镇推动首个全镇全域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以“数商兴农工程”建设为契机,发展数字化水产养殖业,打造特色产业电商孵化基地和直播基地,还与四川省内江市毗邻地区共同开展渔箭河“智慧河长”水域环境一体化监管。荣昌还针对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智能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等领域发力。全区所有行政村均建起益农信息服务社,借助本地“在村头”电商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家禽近只。完成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建设,让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共享余套教育资源。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接入一体化信息系统,在村级卫生室就能使用手机扫码,预约服务。


  巴南则采取政府投入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模式,将通信、金融、保险、农资、医疗、法律等信息资源整合,合并快递网点、村村旺小店、邮乐小店等电商服务平台,融入人社、气象、民政等为民服务功能,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多个。同时联网近万个道路摄像头,村民使用手机APP就可随时查看院坝情况,有效提升了乡村社会治安管控水平。


  但两江观察梳理发现,在某些环节,重庆数字乡村建设仍存在短板——


  比如各区县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参差不齐,有的边远农村地区存在网络信号盲区。“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和应用基础“底座”尚不健全,农村资源要素管理尚未实现全面信息化,各类涉农平台和系统未有效整合,涉农数据采集、治理、应用、共享标准缺失统一技术规范,缺乏功能强大的支撑体系。还有一些地区重平台建设、轻数据治理,跨行业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缺乏服务农民、农村、农业的综合性应用场景……

▲6月16日,潼南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们在科技大棚内打理蔬菜。崔力摄/视觉重庆


  短板要如何补齐?


  业内人士建议,“硬软同抓”、力促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是方向——


  硬件上要突出“查漏补缺”,完善乡村通信网络建设。重庆对此已有部署:5月中旬,市数字乡村网络发展“五提升一补盲”行动正式启动。未来3年,将实现自然村移动网络和光纤网络未覆盖区域动态清零,同时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网络建设发展。预计到年全市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0%,涉农信息化应用深化普及,农村网络质量显著提升,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截至今年底,全市将完成约8亿元涉及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基建项目投资,显著提升数字化治理支撑能力。


  软件上则着眼数据共享,强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据市农业农村委有关人士介绍,《重庆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已明确,今后3年将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采集工作,到年基本建成数据汇聚体系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达%,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70%以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超过50%,基本建成西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示范区。

▲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重庆市科技局供图)

产业添“智”


  去年9月,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提出数字乡村建设总体参考架构,列举若干应用场景的典型案例,供各地区借鉴。重庆市荣昌和大足“榜上有名”。


  荣昌的典型案例是畜牧养殖监管数字化实践。


  作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荣昌近年来着力构建以生猪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农牧产业数字经济,打造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


  该中心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搭建智慧养殖管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猪肉溯源大数据等智慧畜牧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了“荣易管”“荣易养”“荣易买”“荣易卖”“荣易医”等创新平台,对近20万头生猪的养殖、贩运、屠宰进行“一站式”实时监管,有效解决交易链条过长、质量难溯、成本难降等问题。


  目前,该中心成功接入全国多个农贸市场、近个种猪场,实时对接全国进出口贸易涉猪数据,构建起覆盖全国各区域、产业全链条的数据采集体系。大大减少养殖户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累计交易额超0亿元,极大促进了生猪产业数字化发展。


  依托数字化赋能,助力传统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荣昌既提供了范本,也带来了思考——各地如何因地制宜,让农业产业更智慧、发展更兴旺?


  业内人士认为,应从产业禀赋、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三方面着手,优先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抓紧开展添“智”试点示范,把“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强做优。


  比如巴南针对当地特产茶叶,主抓了智慧农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种植知名品牌“巴南银针”和“定心绿茶”。不仅开通智能化生产监控、病虫害大数据分析防治等功能,还搭载了区网信办、区农业农村委的“数字乡村区块链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一品一码”。顾客打开手机扫码,便能查看茶叶采摘地、生产地和销售地,获得质量检测报告等信息,产品质量更有可信度。


  据测算,该智能化示范项目启用以来,该区茶叶生产率提高15%,农户户均种茶收入比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60%。


  强化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同样是推动农业产业智慧化的重要抓手。


  专家建议,目前重庆尚未形成多学科、多产业的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团队,亟待协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作用,强化农业农村数字科技创新供给,加快推动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等技术成果逐步投入数字农业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人才,加强数字农业农村业务培训,提高“三农”干部、新型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

▲工作人员对璧山城区到福禄场镇和村社的宽带线路进行调试。张其宏摄/视觉重庆

服务赋“能”


  建设数字乡村,最终落脚点和受益者不仅是“兴业”,还要“宜人”。要令广大群众真正从中感受到产业富农、数字治村、服务便民,提升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势在必行。


  大足区入选《指南》的优秀案例,就是探索乡村智慧养老模式,在利用数字资源为管理服务赋能方面踏出了坚实步伐。


  所谓智慧养老,是指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家居设备和呼叫设备等,为农村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健康管理、随身监护、关爱视频等多样性养老服务,提升其生活质量。


  依托重庆首个智慧民政系统平台,大足对全区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摸查,绘制出集老年人动态管理数据库、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关爱地图”。籍此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信息共建共享,打造“区—镇街—村(社区)”互联互通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养老服务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目前,大足已采集完全区21万名户籍老人基础信息,整合家养老服务设施,为名农村困难老人购买智慧养老居家服务,在多个村(社区)建立互助式养老模式,每个村培育一支养老服务互助队伍,组织0余名邻里互助人员,向全区老人提供养老顾问服务。全面提升了养老服务“智慧化、一体化、协同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同时,大足还将乡村数字化运用于基层网络社会治理,建立平安监控联动平台,在特色产业基地、农村院坝、公共场所等重要区域安装智能摄像机,以PC+电视+小翼管家APP为客户端,整合各类视频资源,扫除监控“盲点”,保护百姓人身财产安全。


  从大足的实践可以看出,数字乡村建设不但会给农业生产、农村流通带来深刻变革,也将对乡村生活、社会治理进行全面重塑,能够更好满足近千万乡村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重庆社科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何佳晓建议,要结合农村用户需求,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平安乡村、乡村文化、惠农服务等重点,逐步完善“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用好更多数字化元素,让老百姓通过乡村数字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江城子责校/吴风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数字乡村怎么建抓好三化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