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小剧场、咖啡馆……走进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莲花穴村落,眼前所见的建筑和业态,让人一瞬间会怀疑并非置身于乡村。但大面积的农田、古朴的农房,又让人确信,这确实是一个小村落无疑。
周末接待游客名左右,端午节小长假接待游客余名,莲花穴无疑是近年来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但就在3年前,这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空心”村落:20余名常住人口分散在8栋破烂不堪的土坯房里,还有许多房子因无人居住而破败不堪,环境卫生也脏、乱、差。
迫切想要改变发展现状的七塘镇主动联系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让村落重现生机与活力。
经过四川美术学院课题小组持续一年的前期摸底调查,并根据村民家庭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对其原有房屋、环境进行策划、规划和设计后,年初,由璧山区七塘镇政府、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雕塑学会等机构共同打造的一个艺术乡建试点项目——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正式启动。
然而,项目进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开始,村民们对村落改造的目的和意义不理解,内心十分抵触这群要帮他们装修房子的“外来者”。
“他们不相信会有一帮人完全不计报酬地去帮助他们,所以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闹得也比较厉害。”项目执行人王比说,但是建设团队没有放弃,一边耐心安抚村民们的情绪,一边夜以继日地抓紧施工。
根据前期调查中整理、挖掘出的莲花穴村史,团队在保留建筑、历史肌理的前提下,对建筑一一进行了合理改造。
一栋木架倒塌、杂草丛生的破败房屋,在保留土墙、修复木架结构后,整理出来的空间,成了一个美术馆。
在保留砖木结构、老土墙的基础上,一座老屋依靠钢结构的支撑,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成为了民宿。
村落中心凋敝的建筑也被改造修复,就势布局了咖啡厅、露天剧场等场地,不仅拾回了村落中心的历史记忆,也成了公共休闲空间。
莲花穴一天一个样,村民们也越看越喜欢。年,艺术家们干脆把重庆第二届雕塑大展“搬”到了莲花穴,约多件雕塑作品在这里展出,让不起眼的小村落瞬间变身艺术现场。
展出结束后,部分艺术作品也就此“留”在了莲花穴,比如房屋墙壁上一只穿墙的猫、稻田里的飞机、窗户上扭曲的防护栏……让莲花穴越发具有艺术气息,也因此吸引了游客接踵而至。
得益于此,有村民如今在咖啡厅找到了工作,每月可收入多元,村集体每月营收也稳定达到1万多元。更让艺术家们高兴的是,在项目的“熏陶”下,不少村民对美有了更高追求,村民甘遐学的院子里,她用一块玻璃板黏合在砖块上DIY出一张条凳。“这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她笑呵呵地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