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简称“巴”或“渝”,位于中国西南部,是四大直辖市之一。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余年历史,亦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由此得名。重庆市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其中,就铜梁区来说,人口超70万,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西部。在历史上,公元年,唐朝正式设立铜梁县,因为一座山而得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一
首先,铜梁区隶属于重庆市。在地理位置上,铜梁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东经°46′22″至°16′40″、北纬29°31′10″至30°5′55″之间。西南靠大足区,东北连合川区,南接永川区,西北邻潼南区,东南毗邻璧山区,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约48公里,幅员面积达平方公里。就铜梁区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巴国的疆域。公元前年,楚威王攻占该地区,封其庶子于濮江之南(今合川、铜梁),号为“铜梁侯”。战国后期,今重庆市铜梁区又改属秦国。
二
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铜梁区一带属巴郡的疆域。巴郡也与蜀郡合称“巴蜀”,至今仍是对重庆(巴渝)、四川(蜀川)两地区的别称。汉朝时期,该地区仍属巴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铜梁区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西晋建立后,该地区为巴郡临江县地。南北朝时期,宋永初元年(年),分设东宕渠郡,今铜梁区一带属之。西魏恭帝三年(年),设立垫江县,该地区属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今铜梁区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今铜梁区一带为合州的石镜县辖地。
三
唐朝建立后,该地区初属合州的石镜县辖地。武周长安四年(年),从石镜县分出部分地区设立铜梁,隶属合州,县治初在今潼南区塘坝镇一带,开元三年(年)移于武金坑(今合川市太和镇富金坝);开元十六年(年)移于东流溪坝(今潼南县汇集乡戴场坝)。对于铜梁县这一县名,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也即属于因为一座山而得名的情况,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开元二十三年(年),唐朝割石镜之南、铜梁之东设立巴川县。乾元元年(年),巴川县西南部设立大足县。
四
最后,元代,世祖至元十七年(年),巴川县并入铜梁县,仍属合州。明朝成化十七年(年),划铜梁、遂宁部分地设立安居县,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清朝取代明朝后,铜梁县属四川省重庆府。到了年,铜梁县直属于四川省。年6月,铜梁县隶属于重庆直辖市。年7月,正式撤销铜梁县,设立铜梁区,仍属于重庆市。截至年底,铜梁区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72万人。对于铜梁区,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