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求职者
春季求职竞争周报(2.17-2.21)
在新冠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可控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也陆续进入全面开工模式,人才市场也随之进一步回温。在复工后的第三周,随着供需双方信心的恢复,招聘和求职数据都在环比上升。
智联招聘基于全国38个核心城市12月17日至2月21日的招聘和求职大数据作为节后第三周的样本进行观察分析,并且结合近一周收集的调研数据进行综合解读,调研共收集到份有效问卷,这一研究将在一季度持续发布。
「大数据部分」
01
节后复工第三周企业招聘稳步增长,求职行为环比增长3成
节后复工三周以来,人才市场随疫情发展变化及复工率不断提升呈现逐周回暖趋势。与上一周相比,企业本周的招聘职位数环比小幅增长3.93%,而求职行为环比增速为28.85%。由此,竞争指数2从9.1上升至11.1,竞争较上周热度提升。
同比来看,招聘与求职两端的活跃程度依然不及去年,但降幅进一步收窄。与去年同期相比,复工第三周3的招聘职位数下降57.27%,简历投递数下降76.42%,较上一周的61.81%与80.23%有所减小。
从竞争情况不断与去年同期接近的数据变化来看,现阶段仍处于招聘市场的恢复期,与往年的发展曲线不同,预计未来几周人才市场的变化依然是反弹回暖的态势,今年的求职高峰尚未到来。
02
小微及民营企业招聘占比同比收缩,环比呈回暖趋势
疫情影响下,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与20-99人的小型企业在招聘数占比和投递数占比都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缩。环比看来,招聘职位数分别较上周上升10.76%与8.7%,投递简历数环比增速均超过30%,反弹势头强。
同时,民营企业的招聘职位数与简历投递数也分别环比增涨4.14%与29.7%。虽然民营和小微相对抗风险能力差,但在一系列帮扶*策的加持下,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疫情中也不断磨练自身“反脆弱力”,生命力逐渐恢复。
03
学术科研行业热竞争指数上升5.4,能源/矿产/采掘/冶炼持续走热
在复工三周的时间内,热门行业排行的前三名: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的竞争指数在本周达到11.9,学术科研行业的竞争也持续升温跻身第二。
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支柱,在疫情中也存在相当的韧性,这一产业商业模式比较多元,除传统的房产开发、建筑施工等领域,还有销售、租赁、物业运营管理的模块,疫情期间各社区的运营管理水平也成了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恒大等传统开发商在线上渠道的营销创新也带动了房产销售业务的回暖。
与第二周相比,本周十大热门行业仅呈现出位序差异。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继第二周新上榜后热度再度攀升,简历投递数量环比增加31.87%和32.46%,竞争指数环比增长3.2与3.8。
04
制造业逆势生长,外贸行业招聘需求环比增长亮眼
复工第三周,招聘需求环比增长可观的五大亮点行业依次为: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贸易/进出口。
疫情期间,物资保障成为抗疫的重中之重,国务院也多次强调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因此,许多生产制造企业首当其冲的迅速复工复产,转产扩能保障供给,这也带动了用人需求的快速增长。
外贸行业虽然受到疫情期间全球交通网络阻滞的影响,但中国吸引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之上,外贸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有利于抵御疫情冲击。
05
交通运输服务岗位抢手,财务/审计/税务岗位竞争热度提升
节后第三周的十大热门职业中以包含交通运输服务、财务/审计/税务及土木/建筑/装修/市*工程等相关职业,以及行*/后勤/文秘、人力资源等职能类岗位为主。
与长期以来云南当地发展结构相关,交通运输服务这一岗位竞争激烈程度一直位于前列,本周也不例外,以15.5的竞争指数排在第一位。
日前多省住建厅都出台了建筑业复工指导意见,在加强工地防疫管理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安排复工。建筑工程类职位主要聚集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这些城市也是房地产开发、销售、运营市场都更加成熟的地区。
土木、装修、市*工程等建筑相关岗位热度持续上升,竞争指数在第三周达到12.7。
06
生产制造类职位本周热度持续升高,质量管理/安全防护类岗位职能作用凸显
随着制造业继续回暖,技工/操作工、生产管理/运营、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电子/电器/半导体/仪器仪表、质量管理/安全防护的招聘职位数环比增加,成为复工后第三周的五大亮点职业。其中,质量管理/安全防护一职可具体细化为环境、健康、消防方「智联招聘」春季求职竞争周报(2.17-2.21)面的检验与保障方面的工作,属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刚需,为相关人才提供了大量机会。
生产管理/运营以18.55%的环比增速跻身第二名,迎接制造行业在复工后的生产高峰。
07
北京连续三周竞争指数第一,武汉竞争指数上升至4.3
北京以28.4的竞争指数再次成为第一位,武汉的竞争指数较上一周的3.7虽有小幅上涨至4.3,但热度排名下降两位,这也与武汉以疫情防控为主,企业推迟复工时间至三月之后不无关系。
第三周招聘需求和简历投递数量均环比增长突出的城市包括贵阳、杭州、福州、宁波等,疫情期间人才市场活力不减。
08
节后第三周企业平均招聘薪酬元/月
复工初期企业集中发力招聘,而随着企业招聘需求逐渐趋于稳定,所提供的薪酬待遇也持续稳定在相当的水平,节后第三周的平均招聘薪酬为元,环比下降2.35%。
09
物流/仓储平均薪酬环比增速17.68%,汽车/摩托增长较大
行业薪酬方面,物流/仓储平均薪酬为月/元,同比增长17.68%,稳居榜首。汽车/摩托车行业分别以22.48%和16.86%的环比增速强势上榜。第三周疫情出现积极反应,大消费产业快速复苏,消费行业经济韧性强,价值体现进一步得到扩张。
10
高管平均招聘薪酬略有回落,新一代通信技术人才价值上升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招聘薪资持续坐稳高薪第一的位置,第三周的平均薪酬为元/月,环比下降5.83%。新晋的电信/通信技术开发及应用职位,以元/月的薪酬跻身本周的高薪职位排行的第七名。
面对疫情,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全面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通信网络和信息服务的高效畅通。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11
北京平均招聘薪酬小幅回落至元/月,武汉上升至全国第四
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线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在复工后第三周仍然领先全国,武汉市以元/月的平均招聘薪酬超过杭州,上升至第四位。
本周平均薪资环比增速较为明显的城市有海口(5.04%)、哈尔滨(4.39%)、珠海(2.6%)、兰州(1.62%)、南昌(1.6%)。
同时,民营企业的招聘职位数与简历投递数也分别环比增涨4.14%与29.7%。虽然民营和小微相对抗风险能力差,但在一系列帮扶*策的加持下,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疫情中也不断磨练自身“反脆弱力”,生命力逐渐恢复。
「调研部分」
01
超4成企业仍未确定复工时间,交通管控为职场人返岗最大阻碍
在疫情的发展下,企业的复工时间也在随之灵活调整。据统计,实际在节后第三周(2月17日)复工的职场人占12.9%,较上一周预计2月17日复工的比例10.8%上涨2个百分点,而还未确定复工时间的企业占比45.2%,这一群体在扩张,虽然受访对象有所变化,但依然能看出,在疫情拐点出现之前,各地的企业也都在谨慎复工。
根据本周最新结果显示,71.6%的职场人已经返回工作所在地,还有3成依然没能返城。在还未返城的受访者中,超过三成表示由于当地社区和交通的管控而无法离开,另有28.3%的职场人还在家中等待公司复工的通知,而11.6%则直接放弃了回到原先工作的城市。
02
工资缩水问题更加普遍,缩招现象的比例在减少
对于员工来说,因为近期的停产停工,无法正常出勤的情况,企业也在通过缩减薪资控制成本,甚至有些现金流吃紧的企业出现了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的情况。根据本周调研显示,回答“工资无法发放”、“工资缩水”的受访者分别环比增加10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的裁员、倒闭、取消已发Offer的现象也都有小幅上涨,唯有“缩招”回答的占比从复工第二周的27.5%下降至24.4%。
03
持乐观态度的群体在壮大,小微及低学历群体失业风险较高
职场人对疫情防控的整体预判趋于乐观。在本周的调研中,认为疫情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的受访者占比56.3%,较上一周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此外,回答“不好说”的占比下降至四成以下,随着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国各省每日新增病例数涨幅的连续缩小,越来越多的职场人相信疫情拐点即将到来。
另一方面,在“抗疫”战线拉长下,企业不景气所导致的员工失业现象依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