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吴融发配巫山
TUhjnbcbe - 2020/10/25 20:45:00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当农民

发配巫山

作者吴融

生在什么时代,自己无法选择,时代决定命运,由不得自己。我16岁去巫山当农民,实在是被迫、无奈、无助的事情。

想来奇怪,冥冥之中似有定数?20世纪60年代初读小学时,音乐教材上的一支歌竟谶语似的暗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这支歌名叫《我有一个理想》,歌词:“我有一个理想,一个美好的理想,等我长大了要把农民当,要把农民当。种出粮食堆成山,种出大豆装满仓,养的牛羊满山坡,养的大鱼满池塘,这个工作多荣光!”那个时代的小学生都会唱这支歌,童声朗朗,俨然当时的校园流行歌曲。让人惊讶和费解的是后来发生的情况竟如此蹊跷,当初热情洋溢高唱这支歌的学生们,几年后都无一例外地成了知青,实现了当农民的“理想”。

“老三届学生”上山下乡当“知青”的事情,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至年,中学的初、高中学生通通不能上课、不能升级、不能毕业,其原因是中国正在闹“文革”,全国上下一片混乱,停工停产停课。

积压在学校的这些学生,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无所事事聚在一起。这是一股危险的力量,因为这些中学生就是曾经的“红卫兵”,他们在无限忠于的“四个伟大”集于一身的指挥下造反,彻底摧毁了社会原有的秩序,破除了一切规章制度,当他们被利用,完成了造反运动,他们的价值就不存在了。怎样处理这批人,他们应该去往哪里?年12月28日,“四个伟大”一声令下,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难题:“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自此,一场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家家户户搅裹其中,数千万城市青年被谴散到农村成为农民。

“知青”上山下乡原则上是随所在学校走,也可以跨校走,投亲靠友也行。春节前,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不远万里急急忙忙往家里赶,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团聚,这是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习俗。然而,年2月9日——春节前八天的凌晨,重庆一中的第一批知青三百多人被安排出发,前往开县铁桥区。

挥泪告别父母,同学们在朝天门码头坐轮船离开重庆,到了万县,再转乘汽车,最后步行,三四天后才到达生产队。站在陌生的土地上,心中迷茫,年关将至,泪眼思亲。我班同学李尔茂、杨小萍、张世秀、刘致健、钱荣芳、雷平玉、王玲,就这样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在农村过春节,那种滋味不堪回首,痛彻心扉,终生难忘!

春节后不久,重庆一中的第二批知青被安排到巫山,接着第三批、第四批都将去巫山。说到长江三峡中的巫山,同学们都害怕,那可是有名的贫瘠蛮荒之地。重庆一中前前后后五批报名去巫山的不足一百人。

当时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有些还未满16岁,心怀侥幸希望能赖脱,但在现实面前幼稚幻想不堪一击,“四个伟大思想工人宣传队”坐镇学校坚决贯彻最高指示,不走不得行,形势逼人。

为拒绝巫山,不少同学选择投亲靠友或跨校去了别的地方。当时,我和艾春波、王小妹的父母都被关在单位的学习班里自身难保,没有人管我们,本把学校当成家,现在学校也不要我们了,看着同学们纷纷作鸟兽散,真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心慌慌万般无奈,我们只好相约报名——跟学校去巫山。

巫山,在我们年幼的心目中很遥远很神秘,很穷很小。说起巫山,脑海中泛起的就是“巫术”“巫婆”“巫师”等诡异字眼。对三峡的印象是“两岸猿声啼不住——野兽出没的地方”、“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有民谣唱:“金开县,银万县,叫花子出在巫山县”;读过一本小说《古峡谜雾》,把三峡描写得神秘莫测,故事说在云锁雾罩的三峡中有一个*金洞,古时巴人在一次战败后退入*金洞,从此神秘消失,而这个*金洞的具体位置无人知晓……

巫山,一个我们不愿去又不得不去的陌生地方。年10月29日清晨,重庆朝天门码头上“东方红号”轮船即将启航,我和艾春波、王小妹背着铺盖卷和草帽,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与子女相拥挥泪告别,我们没有人送,无需告别。轮船拉着一个装货的拖驳,里面黑压压的装满知青。我们坐在铺草席的货仓里,望着头顶一方天,茫然离开故乡。

轮船沿长江东下,涪陵、丰都、忠县、万县、云阳……沿途停靠,一路洒下知青。江越走越窄,山越走越高,“树啷个都没得了哟?”艾春波开始哭起来,我也跟到哭,不晓得再往前去更会是一番怎样的凄凉。

爬山涉水,穿云破雾,两天后,船上最后二十多名知青站在了巫山的土地上。巫山码头静静的,江面上孤寂地泊着几只小木船,县城在四周大山的挤压下,缩成一小坨,看得人心寒。当年巫山县城常住人口不多,我们二十几个重庆知青受到欢迎,被安排在县城唯一的旅社“红旗旅馆”住下,等待分配。*昏中,我们三人跑到县城南门城墙上打望滔滔长江对岸,只见那边一片荒凉,看不见什么房子,唯一有黑瓦白墙的两层楼房感觉还有点人气,我们商量好就去那里插队。第二天我们向巫山知青办公室的领导提出要求——希望到江对面有白房子的地方落户。果然,我们这批知青被关照地安置在了县城长江对岸沿江的各生产队。原来白房子是南陵小学,在南陵二队的地盘上,我们生产队就在旁边的南陵四队。同学们要分手了,大家来到巫山县照相馆留下一张合影,背景上那堵灰墙恰似我们沉重的心情。面对平方公里云遮雾绕的巫山,知青凝重而豪迈地在照片上题下毛主席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巫山新社员(左起:吴融、王小妹、艾春波)

我们三个知青成了一家人,我将满16岁、艾春波15岁、王小妹刚满16岁。一日三餐杂粮当顿,炊事的分工我管烧火,王小妹掌勺,艾春波负责拉二胡“杀鸡杀鸭”,用餐可以不用碗筷,红苕、洋芋了用手从锅里抓起就吃。

在坡上挖土,我们挨着谁站位都有考究,如果旁边站的全劳动力,就可以让他多挖几锄,不然自己会累很多,还会和队伍拉下不短的距离,别人都吃烟了你还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继续往前赶,又慌又累又窘。有些人会躲着知青,凡是愿意挨着知青站的都是憨厚善良的老实人,他会带着我们和大家共同推进。在那贫瘠的土地上、茫然的岁月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锻炼两年有多。农民得意地说:“看嘛,到我们这里来,你们人都长高哒!”我没好气的反驳:“不来这里,我们会长得更高!”实事求是的说,巫山的杂粮和日日的劳作,清新的空气,的确把我们催得肥硕壮实,黑里透红,很有几分农民的样范儿了。

苏东坡坐在被贬之地湖北*州,提笔写出“门外数步即大江”,我们坐在发配之地重庆巫山,看见的还是“门外数步即大江”

——眼前流过长江水,头顶流过巫山云,大地流水,高天流云,无休无止,一流千古。

年,到开县的重庆一中知青

编者憨整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融发配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