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洪水码门茶叶种植股份合作社
助力脱贫攻坚小记
“今年,我家种植花椒近6亩,产量达到余斤,合作社最高按每斤3元的价格收购,仅此一项,就可实现毛收入1.3万多元。而且,因为入股合作社,年底还有分红。”11月10日,三合镇二郎村村民何荣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何荣华话里的“合作社”是三合镇二郎村去年成立的重庆市璧山区洪水码门茶叶种植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洪水码门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重要的载体和平台,洪水码门合作社旨在服务群众,整合村域资源,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农资统购统销,搭建起产地、物流、市场桥梁。
自成立以来,洪水码门合作社不仅带动了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增收,也走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设股份合作社搭建脱贫致富“新平台”
二郎村位于三合镇西部,距璧山城区40余公里,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在二郎这样的贫困地区,引进外来企业难度很大。长期以来,该村主要以茶叶、水果和传统农业为主,再加上农闲时节打零工所得,村民一年到头收入甚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洪水码门合作社正式成立,该村62户村民入股到了合作社,覆盖了该村全部23户贫困户。
“扶贫离不开产业发展。通过成立合作社,与贫困群众签订了协议,建立起流转土地、收购产品、种养殖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引领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扶贫,增强群众造血功能。”该村驻村干部、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肖英向记者介绍。
每年年底,按照“保底收益+分红”的利益分配原则,合作社还将按照2:8的比例对合作社溢价部分进行分红,即20%用于合作社的基础设施改善、日常开支、发展储备等,余下80%中,40%用于合作社社员分红,10%用于村集体经济分红,结余部分用于股民分红。
“这种‘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将贫困群众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家利益联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群众过去分散单干的生产方式。同时,通过入股、分红等形式,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也拓宽了大家稳定增收的渠道。”肖英说,按照今年的收成情况,该村每户贫困户预计将获得近元的分红收益。
建电商服务站搭建连接市场的桥梁
“通过电商平台,既能让日用电器、农用动力机械等产品便捷、快速进入农村,同时也扩宽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三合镇二郎村电商服务站内,肖英正与员工一起,将村里的“土特产”整齐摆放至货架上。
走进这家今年7月开业的电商服务站看到,花椒、葛粉、苕粉、蜂蜜、茶叶等精心包装的农特产品整齐摆放在货架上。“这些产品都是村民自己种植养殖的,绿色、环保,很受市民喜爱。”肖英告诉记者。
如何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对接上广袤市场,做好产销对接,推动产业扶贫,这是洪水码门合作社成立后逐步解决的众多难题之一。
“当前,传统的销售模式已不能适应如今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很多群众缺乏市场意识和市场信息,只身闯市场经不住风浪……而合作社正好弥补了这些短板。”肖英介绍道,他们全面摸排梳理二郎村5大类、26小项优质农副产品,特意注册了“合郎”品牌,对村民的“土特产”进行集中收购,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推广。同时,兴建二郎村电商服务站,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形成以茶叶、花椒、水果、禽蛋等为主的产品供给网络。茶叶和花椒更是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认定。
此外,洪水码门合作社还与京东物流签订配送服务协议,充分运用村村旺、京东等电商平台、社区推广等“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真正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今年以来,仅通过电商这一平台,我们总销售额便达到了10万元,其中销售花椒近1万斤。”肖英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合作社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凝聚起发展合力,推进产业扶贫、辐射带动辖区经济发展,共同致富奔小康。
来源:璧山报编辑:李海川◆◆◆◆◆◆◆
*建、生态、服务、便民
它既是三合镇*员服务群众的平台
又是亲们观三合的窗口和路径
欢迎加入组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