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冻疮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12086.html一年前的今天,就是年12月1日,我们举办了一个学术沙龙,后来疫情“打岔”,笔者被困云南整两个月,这篇写了一多半报道沙龙的稿子就停了笔。回重庆后,新闻早成了旧闻,就索性忙干活儿去了,这个报道稿也就搁下来。年,实在是太特别的一年,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劲爆转折点”,给地球人带来太多痛苦、迷茫,太多焦虑、挣扎,太多反思、警醒......也牵扯出了各种纷繁剧目,在世界*治、经济舞台上演,一幕又一幕,让人眼花缭乱、大跌眼镜的同时,也让人更加清醒......也因此,我们的方向更坚定、信念更清晰:我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必须继续下去!也许,一年后的今天,您会对这个“旧闻新报”贴子的内容更感兴趣呢......下面是一年前的沙龙报道稿,阅读时,请注意文中的时间数字是属于一年前的“过去时”。什么是“生态亲耕小农”?亲耕和小农,难道不是落后生产力的标志?难道不会、不应该被淘汰?目前尚属于小众的新兴的“生态亲耕小农”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吗?他们与个体身心的康复、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是什么?与文化、艺术的关系是什么?生态亲耕小农在生态农耕、生态食材、乡土社区和城乡融合中的优势是什么?他们在山区农业中的生态优势是什么?他们的现状、劣势、困境和需求是什么?他们的未来与人性的改善、与文化的变革、与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吗?什么是社会生态农业CSA的本质?与生态亲耕小农又有什么关系?对生态亲耕小农到底有什么帮助?上面这些问题,是合初人下乡10年,在实践生态农耕和CSA,并最终成为一家CSA生态亲耕小农过程中,自己思考的问题,也是不断被提问的、经常在圈内讨论的问题。10年后的今天,我们希望与更多人交流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开始计划、尝试:不仅要创造生态亲耕小农与生态消费者群体更多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也要创造他们与重庆学术界、艺术界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12月1日,在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的支持下,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举办了“新兴生态亲耕小农与社会生态农业(CSA)”学术沙龙。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早在年3月,社会学家俞萍研究员担任会长期间,就热心支持过合初人的公益活动——“首届中国健康文化论坛:中华文化与身心健康”,那次论坛,深受与会者欢迎和好评。左三为中医博士、《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教授;左四为时任重庆社会学学会、女性人才研究会会长俞萍研究员;左五为时任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羊涤生教授;左六为“性理扶阳”身心治疗法的民间传承人农民刘有生先生;右二为女性人才研究会秘书长李宣女士;右四为著名青年国学学者李里先生;右五为“园丁型管理学”作者成君忆先生。与会者多人。合初人创办人朱艺在论坛上发言说: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就必须弄清“人的根本为何?”提出了“身心健康是人的根本”和“健康的身心要靠健康文化来塑造”的“本体健康观”,同时提出:重新发现和复兴深厚的中华健康文化,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时隔13年零9个月之后,以重庆社科联的“倡导生态优先,引领绿色发展”要求为指导,女性人才研究会作为主办单位,再次支持合初人耕读之家全权承办了这次市内的小型学术沙龙。这次学术沙龙,是13年前,“首届中国健康文化论坛”上合初人朱艺女士提出“本体健康观”后,以合初人公益组织及其紧密联系的新市民(农民工)和生态小农群体为实践主体,从个体健康角度到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态可持续结构层面,长期“在地行动研究和现实应用”的一个汇报。邹小平会长、仍然兼任副会长的俞萍教授、李宣秘书长、岑远扬主任等出席了本次学术沙龙。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创始人周鸣鸣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曾途和生态艺术学者靳立鹏,十多位生态小农和生态消费者代表、义工。还有合初人耕读之家所在村的村主任吴小成、会计杨祥,作为乡村基层干部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研讨会由行动研究学者朱艺女士主持,与会者50余人。生态小农代表来自重庆长寿、璧山、忠县、永川、垫江、巴南等区县会议一开始,主持人朱艺首先邀请各位生态亲耕的小农和生态消费者代表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分享,让与会者了解到,在重庆有这样一个“生态产、消直接互助群体”的存在。朱艺说:这个研讨会,实际是为他们而开的,是为他们已经持续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而开的。生态消费者代表来自高校、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随后,生态亲耕与CSA行动研究学者、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约研究员,重庆女性人才研究会理事、美国韦伯州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朱艺作了《“本”的行动与思考——生态亲耕小农与乡土社区的危机与希望》的主题发言,她以合初人耕读之家10年的社会生态农业(CSA)实践案例为基础,介绍了五个方面的观点:合初人耕读之家户主朱艺女士在发言第一,土壤和自然生态良好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生态农业,需要“重建生态生存伦理”。人类个体身心危机、整体生存危机的现状,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生存之本、重建生存伦理。立本、护本——就是要重新认识土壤生态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生态健康食材和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着重介绍了合初人耕读之家在承续中国土壤学之父候光炯院士自然免耕生态种植方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9年覆盖免耕生态种植实验的案例。朱艺讲到土壤生态系统
进行覆盖免耕实验的合初人农园里与杂草共生的庄稼
第二,重视扶持生态亲耕小农,是重建“生态生存伦理”、保障“社会生态可持续”的重中之重。生态亲耕农人是人类连接自然能量的“脐带”,是土壤生态的“卫士”,生态亲耕农人能安居乐业,社会生态可持续之树才能固本强根。乡村振兴,生态亲耕农人是基础的基础,是重中之重,没有生态亲耕小农,就没有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与生态乡村。朱艺同时还介绍了“重庆第一生态农人”周诗禄老师自家36年坚持生态耕种的故事。合初人的“社会生态本体健康”结构图
重庆第一生态农人周诗禄老师
朱艺介绍《新小农阶级》一书及作者:荷兰著名学者范德普勒格第三,生态亲耕生活方式,是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生命成长的生活方式。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高度物质化,房贷、车贷、高消费,节节攀升和攀比,贫富差距加大,生态环境恶化,每个人的生存竞争压力都越来越大,离自然也越来越远,身心疾病严重,抑郁、困惑、压抑、找不到生命意义和希望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需要重新思考和看待生命,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进而从新寻找或重新定位自己人生的方向。——这是一些弃职从农、回归乡土的“生态亲耕农人”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这种社会状态持续下去,返乡、下乡的生态亲耕农人也就会越来越多。朱艺介绍了生态亲耕农人的身心疗愈与人生成长案例:重庆自然农法的先行者李刚老师的故事、合初人家覆盖免耕实验田间执行负责人朱耕久的故事。在地头观察的李刚找到人生方向的耕久成为合初人覆盖免耕实验的骨干第四,产消(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的CSA模式,是帮助生态小农走出困境、直接赢得稳定终端客户的有效路径。阐述社会生态农业CSA在提升生态农耕劳动价值,避免农产品的自然与市场风险,抑制或消除中间环节挤压产(生产者)消(消费者)两头基本利益,构建生态食材产消信任体系方面的优势,以及与“中间商传统商业模式”的比较。生态消费者自组织与生态小农互助组直接对接
“无中间环节”和“有中间环节”的成本比较
合初人耕读之家朱耕久与四家种植生态稻米的留守老人第五,发挥社会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是生态农耕回嵌社会的重生之路。农业的自然生态状况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社会生态的严重失衡,是导致农业自然生态破坏的直接原因。而农耕自然教育、亲耕文化教育、食农教育、耕读文化的传承、参与式认证、生态农夫市集,以及亲耕为本的乡土社区文化重建等等,是改变“舍本逐末”社会生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生态农耕回嵌社会的重生之路。朱艺强调:社会各界如何才能有效参与、支持食物信任体系和乡土社区的重建?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这是一个古老又全新的领域,所以心态归零、虚心学习、深入实践,是首要问题。与《何以为食》合作的“良食路演”
食农教育课:插秧
生态小农与生态消费者自己举办的市集随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艺术与社会方向讲师靳立鹏发言。
靳立鹏老师首先介绍了作为西方当代艺术内容之一的“生态艺术”并不归属传统的艺术定义和艺术分类。生态艺术归属于“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艺术”,对严峻的全球生态问题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