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祝各位
01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简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组建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号),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移动、网龙华渔教育、科大讯飞,组建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该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个性化学习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围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智能教育服务的迫切需求,建设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远程教学交互系统、知识建模与分析、学习者建模与学习分析、学习环境设计与评测、系统化教育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
1
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在线教育研究与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工程实验室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开展在线教育研究与服务。专家团队支持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课程建设工作;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引入优质资源,服务区域在线教育;受教育部相关司局委托,组织研讨在线教育一线需求与实施;研制《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有效支持“停课不停学”》系列手册(共15种),帮助学校和一线教师解决现实问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研制发布了《弹性教学手册:中国“停课不停学”的经验》《在线学习中的个人数据和隐私保护-面向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手册》《学校关闭期间学生居家主动学习指南:如何提升自主学习技能》等系列手册,分享中国经验,在多个国家传播,为保障全球教育连续性和教育公平做出了积极贡献。00年11月4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上,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荣怀教授接受央视记者采访。他指出,疫情期间全球有16亿学生受到影响,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是中国教育领域对抗疫情的有效经验,为国际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点击跳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弹性教学手册:中国“停课不停学”的经验》(PDF下载)分享“停课不停学”中国经验,助力全球教育“新形态”——“教育战疫,停课不停学”国际网络研讨会召开央视采访*荣怀教授: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是中国教育领域对抗疫情的有效经验继续推进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北师大昌平校园的研发环境建设00年,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共建单位,在智慧学习研究院、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支撑下,继续推进远程教学交互系统、知识建模与分析、学习者建模与分析、学习环境设计与评测、系统化教育治理等实验室的研发环境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共建单位合作建设了知识图谱、知识管理、本体知识编辑等学资源系统;建设了基础教育大数据创新示范中心,构建了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模型体系(数镜),与区域开展了基础教育大数据示范应用合作;策划“新一代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方案;建设教育治理仿真与决策示范平台和教育治理综合数据库,包括经济、科技指标数据、教育*策数据、教育治理可视化展示分析等。学习环境设计与评测实验室
3
教育部00中小学校长
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为贯彻*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信息化.0行动计划》的部署,教育部科技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的支持,在“三区三州”开展“送培到家”活动。通过凝聚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力量,以强化“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提升为支点,助力当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部署,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道路。教育部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于00年9月至10月在河北省青龙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和贵州省紫云县举办了三期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培训骨干校长43人。响应更多区域主动提出的培训诉求,于00年11月至1月在云南大理州、河北雄安新区举办了两期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形式培训云南滇西地区中小学校长余人、雄安新区“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示范校校长7人。国家工程实验室团队在以上区域开展了教育智能化进程中区域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实践研究,通过系列访谈、小组研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教育信息化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基本情况和现实困境,分析中小学校长信息化力的构成要素与不足,引导校长加强学习教育信息化方针*策,形成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思路,提升中小学校长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新技术驱动教育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设数字校园和发展“互联网+教育”等能力,探索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的路径。云南大理州培训现场研究团队在河北雄安新区调研点击跳转↓↓↓教育部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第五期培训班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00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在云南大理州举办00教育部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走进广西融水4
服务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推动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于年启动,教育部成立了项目专家组,对各创建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秘书处设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00年9月17日,教育部科技司在北京东城区以视频形式召开“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第二次工作会,了解示范区建设进展,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加强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科学指导。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葛巨众,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府常务副区长王清旺,创建项目专家组专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和培育区域教育行*部门和所在省级教育行*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余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参会,主会场设在北京市第二中学,科技司副司长李楠主持会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0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名单,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安徽省蚌埠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南昌市、山东省青岛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培育区域为重庆市璧山区和甘肃省兰州市。
点击跳转↓↓↓
教育部:0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公示5
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研究00年,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研究。研究团队继续推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伦理问题与规范研究”等项目;承担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相关工作,聚焦智慧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等领域开展战略研究;参加“人工智能条件下教育社会实验”项目,并赴北京市东城区、湖南省长沙市等地开展调研工作;承担教育部-中移动基金课题“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教育实验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条件下教育社会实验”项目赴湖南省长沙市调研教育部-中移动基金课题“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开题会6
开展智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00年8月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承办的“00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和挑战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工程院赵沁平院士、邬贺铨院士、张*院士、王耀南院士,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秦昌威,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建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GetachewEngid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学习及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的未来”旗舰项目牵头人)SobhiTawil、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非洲国际能力建设研究所所长YumikoYokozeki等嘉宾,以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塞尔维亚、加纳等国家的教育和科技界的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和论坛。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大会实况通过新华网、学堂在线等媒体向全球直播,首日线上收看逾百万人次。00年1月7-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以“培养新能力迎接智能时代”为主题,探讨智能时代人类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研究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和育人方式。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参与了会议的组织筹备工作,确保会议顺利举行。点击跳转↓↓↓00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京召开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教育部长陈宝生出席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提出4个“着力”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培养未来人才——00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观察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推动教育创新发展——00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闭幕式观雷朝滋:智能技术支撑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7
发布“国家智慧教育战略联合研究计划”00年8月3日,在“00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开幕式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SECOIITE)、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国立研究大学暨高等经济大学(HSE)和北京师范大学(BNU)联合发起的“国家智慧教育战略联合研究计划”发布。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荣怀教授表示,该计划旨在研究未来教育的主要问题和趋势,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还发布了可交互电子读本《人工智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互动读本》。该读本一方面借助理论知识及应用案例,让青少年读者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辅助及支持,另一方面结合在线编程环境、可视化内容呈现等操作形式,让青少年在实践及互动中学习和体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点。可以说,可交互电子读本形式的教材为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形式,这种形式的读本既是对未来教材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也是“人工智能+教育”的一次尝试,有望成为未来人工智能教材的重要形式。00年,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智慧教育领域共获得10项专利,项软件著作权。LectureNoteinEducationalTechnology,NewFrontiersofEducationalResearch等3套英文丛书(40多本),JournalofComputersinEducation和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两种国际期刊,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点击跳转↓↓↓
“国家智慧教育战略联合研究计划”发布人工智能教材形式的新发展:一种可交互的电子读本(可下载免费使用)8
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互联网新型态课程
由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主持、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团队共同开发的cMOOC课程《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以“开放”“共享”“互动”“创新”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