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正
月
四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而在璧山区丁家街道的历山片区,他们过元宵节的日期却与别处不同,每年正月十四,当地群众都会举办“历山汉族火把节”,庆祝元宵,年年欢庆不衰。今天,风正巴渝带你去过“历山汉族火把节”。
传
说
“历山汉族火把节”相传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因为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官府在丁家历山驻*,设立历山*寨。一年大旱,又遭遇蝗灾,导致庄稼颗粒不收,驻*官员不解民间疾苦,百姓苦不堪言。玉皇大帝的一个小公主可怜人间疾苦,偷偷告诉当地百姓,元宵节当晚执灯笼、举火把游行和田间“偷青”可以驱除蝗虫。丁家人急不可待,正月十四就开始燃火把、执灯笼,驱蝗虫祈福保稼禾。这一民俗流传至今。
福
“历山汉族火把节”民俗活动
正月十四当天,丁家人举行“历山汉族火把节”民俗活动,将打火把、驱蝗虫与民俗表演结合起来,分为火把节民俗仪式、民俗表演、煮食汤圆、执火把灯笼游行、燃篝火驱蝗祟、田间“偷青”等环节。活动中锣鼓助威,舞龙游行,场面壮观,热闹非凡,一直持续到深夜。当地人称为过大年。
龙
祭龙头
祭龙头:这是民俗仪式的点睛之笔。由民俗传承人揭开盖在龙头上的红绸,为龙画上眼睛,默念祈福语,寓意让龙重焕生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派平安米
然后,由村民扮演山寨驻*的1名将*、2名士兵,用红袋子将寓意平安吉祥的米,派发给民众,称为“派平安米”;现场民众将米带回家熬煮,家人共食,祈求来年平平安安,吉祥如意,称为“煮吉祥粥”。
龙
接龙身
村民们再纷纷把自己用稻草搓成粗大绳索、形同长龙的“草龙”,现场“接龙”,并编扎上龙头龙尾,组装成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
龙
扎龙身
而村民们扎龙身的过程,经过代代相传,每年皆于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三内完成。据说,扎的龙身越长,寓意越吉祥。凡是摸了龙身或者亲手制作草龙的人,愿望都会实现。
舞龙
舞狮
花船
杂耍
仪式结束后,还有舞龙、舞狮、花船、莲霄、杂耍等精彩的民俗表演。
煮食汤圆
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精彩的民俗活动尾声,进入煮食汤圆的传统习俗。现场搭起锅灶,沸水煮汤圆,汤圆开锅之后,众人一起吃汤圆,一片红红火火、热气腾腾。
执火把、灯笼游行
夜幕降临,整个火把节进入最热闹的环节。众人手持火把、灯笼沿着公路、田间曲折游行,驱逐蝗虫,祈求年丰。一路上,数人领呼,千人和吼“*雀*雀呵喂哟”,当地叫做吆*雀。
持火把游行的人群
燃篝火驱蝗祟
人群游行至田间院坝开阔处,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成一堆巨大的篝火,把寄托着愿望的草龙烧掉,让火龙“飞”上天,“飞”得越高越吉祥。
观“火龙上天”
田间“偷青”
当“火龙上天”之际,借着火光,众人开始采摘他人庄稼地里的蔬菜,名为“偷青”。所谓“偷青”,其实是大张旗鼓地采,采青菜回家,寓意一年四季清净吉祥。被“偷”得越多的菜地,寓意这户人家庄稼收成越好。“偷”回的青菜中,生菜寓意“生财”,萝卜菜头寓意“彩头”,青葱寓意“聪明”。
“偷青”成果
场镇“微客厅”
体验了热情洋溢的火把节,再到丁家场镇“微客厅”走走。这里有散发着家乡味道的老物件,搭配着绿色的水生植物,把石磨做成茶台,把磨盖做成石凳,在水缸和碓窝里种上荷花、睡莲,猪槽里种满铜钱草,让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散步其间,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文化石,上面镌刻着历史故事、家规家训,一路风景,家风同行。
丁家街道入场口镌刻的“家规”
在勤农生态停车场,车内种满了三角梅、竹子、玫瑰等植物,车身印上“奋斗的青春”“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等网络流行语,废旧汽车秒变“花盆”,十足的“文艺范”成为打卡拍照好去处。
“田园乡居”民宿
除了独特民俗以外,丁家街道莲花坝村是重庆市首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去这里的“田园乡居”民宿游玩,体验乡风、乡情、乡景。
拥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5万亩,有着“重庆市花木之乡”称号的丁家街道,依托花卉苗木基地核心区——莲花坝村及石垭村的自然地理优势,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点,推动传统花卉苗木向集“花园”“菜园”“果园”为一体的“田园乡居”民宿美丽蝶变。
莲花坝村
苗木基地
石垭村
现已建好的林溪时光民宿、月映秋水民宿,面积达1.5万平方米。来这里,可临山风、观流水、听蛙声,乐享田园之美。
莲花坝村林溪时光民宿
石垭村月映秋水民宿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