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期脱贫攻坚时代楷
TUhjnbcbe - 2021/7/9 17:52:00
北京专科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10.html

编者按

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2月20日,*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开展*史学习教育,是*中央立足*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一百周年。

我们学校作为根生在革命老区的一所大学,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厚植爱*、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出“*史学习教育”专栏,每一期将讲述一个初心故事,重温一部爱国电影,分享一首革命歌曲,走进一个红色地标,推荐一本*史书籍,回顾中国共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凝聚起建功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经过上一期的《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想必大家有了一定的感悟,今日推出本专栏第三期《脱贫攻坚时代楷模》。

1

一个初心故事

天坑开路人

毛相林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生在千米绝壁合围的村庄,面对世代挣扎于贫困泥淖的宿命,一位不信天、不认命的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硬造出一条通往外界的生路。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述了这位村*支部书记修路的故事。

这位村*支部书记是谁?这条路为何非修不可?他们是如何为天坑开路的?接下来为您娓娓道来。

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口的海拔约米,但村子本身的海拔却只有多米。被四面千米绝壁合围的下庄村,曾经只有一条“攀岩”式的出村路。

年1月,毛相林当选村*支部书记,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并带头签下一份“生死状”,写下,修路中,本人死了与村上无关……为动员村民,毛相林带头卖粮卖猪、掏空积蓄、抵押房产,又求母亲拿出积攒的元养老金。在他的带动下,每家每户挤出10元钱,筹集了近四千元启动资金。

年的冬天,村民们正式开工修路。因为没有专业的工具,村民们只能选择铁镐、大锤,甚至是镰刀、锄头等农具,把悬崖壁上的石头一块块凿下来,向峭壁要路。

4年4月,历时7年,毛相林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带领村民凿出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如今,下庄村不仅成立专业合作社种脐橙、种西瓜,还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

一部爱国电影

《天渠》

《天渠》是由柏麟执导,郑强、褚楚、王华圳昱、侯煜等主演的电影,于年9月在中国大陆上映。

年11月29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影股份、华夏电影公司等单位联合推介,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9部重点国产影片之一。

剧情简介:

据介绍,《天渠》以原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支部书记*大发为原型,讲述了他在面对草王坝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因严重缺水导致的贫困状况下,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迎难而上,以36年的不懈努力,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米,支渠长2米,跨三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生命渠”。

3

一首革命歌曲

《脱贫宣言》

《脱贫宣言》是由朱海作词,舒楠作曲,*、孙楠、沙宝亮、汪正正、袁东方、袁权、喻越越、董蕾蕾、群星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于年6月19日。

歌曲歌词:

(沙)贫困的日子是什么

自尊的父亲挺不直腰杆

(喻)贫困的记忆是什么

勤劳的母亲紧锁的眉间

(李)贫困的伤害是什么

纯朴的姐妹走不进校园

(董)贫困的煎熬是什么

(汪)沉重的兄弟无言的呼唤

(汤)这不是一个人在誓言改变

(袁东)古老的土地与贫困说再见

(袁权)这不是一个人在孤独战斗

(周、严、曹、董)看我中华儿女决胜在前沿

(合)我们手拉手

一心向未来

巨龙腾飞

幸福在召唤

谁都无法阻拦

我们在大步迈

脱贫宣言

嘹亮新时代

(周)今天的奋斗为什么

为父母舒展开心的笑颜

(孙)今天的付出为什么

为兄妹挺起做人的尊严

(成)这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把贫困赶出生活的家园

这就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袁权、曹、孙)实现中华儿女千年的夙愿

(合)我们手拉手

一心向未来

巨龙腾飞

幸福在召唤

谁都无法阻拦

我们在大步迈

脱贫宣言

嘹亮新时代

(合)我们手拉手

一心向未来

巨龙腾飞

幸福在召唤

谁都无法阻拦

我们在大步迈

脱贫宣言

嘹亮新时代

(合)我们手拉手

一心向未来

巨龙腾飞

幸福在召唤

谁都无法阻拦

我们在大步迈

我们的爱

与生命同在

4

一个经典地标

十八洞村

苗族老人龙德成住在大山里,不用公历纪年,甚至不晓得今年是年。但有一个年份,她张口就能说出——年。

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龙德成家门前召开座谈会,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今年深秋,记者寻访龙德成家。当天下着雨,老人说,这要是以前,在屋里还得打把伞。

墙上的照片里,龙德成坐在总书记身旁。她指着照片问:“你看,和那时候比,我有凹久(苗语,意即什么)变化?”

没等记者答话,她忍不住笑了:“我变年轻了,皮肤变好喽!”

岂止年轻了。记者发现,跟照片相比,她的眼神更明亮、更自信了——正如十八洞村6年来的改变。

“唯一的电器就是这盏5瓦的灯泡”

龙德成家贴着好几张她在天安门前的照片,是两年前她到北京录节目时拍的。一聊起这事,她就激动,语速加快,因为那是她第一回乘高铁、坐飞机。

过去,她出个村都不容易。

养猪的都盼猪肥,可在十八洞村,养猪户怕猪太肥。没通公路,汽车进不了村,一头猪要五六个壮汉往外抬。进出村子,顶多骑个摩托车。路是砂石铺的,一不小心就会翻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当年的路是啥样?很多来采访的记者都想看看老照片,可村民手头没有,本报记者也只在村部的展览馆里找到几张。年前,年轻人全跑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孩子没手机没相机,外人也不会来,所以十八洞村缺老照片。

这回,记者坐车进村,汽车驶过双车道水泥路。下了车,脚底是平整的青石板路。

十八洞村成了“精准扶贫”首倡地,名气大。路通了,游客也来了。龙德成有了新身份——十八洞村“形象大使”。她和老伴在家招呼游客,因为经常要跟人合影,老伴还把掉了多年的牙给补上了,“这样拍照好看点”。

也不光为了好看。“这几年生活好了,望着好吃的鱼和肉吃不得,心里急呢。”老伴说。

十八洞村还有一位“形象大使”石拔三,习近平总书记曾称呼她“大姐”。

记者来到石拔三家。进门就遇见一拨游客,他们正盯着讲解员指的方向,那是从房梁吊下的一个灯泡。讲解员说:“总书记来的时候,石家唯一的电器就是这盏5瓦的灯。”

现在呢?电冰箱摆在客厅,平板彩电挂在墙壁,电饭煲正煮着饭。不只添了电器,厨房和茅厕也改造了,尤其是茅厕,两条木板一个坑换成了抽水马桶。

石拔三叹气:“以前太穷!”

有多穷?村里老人说,别村的女人生孩子后喝红糖水,可在十八洞村,哪有钱买红糖?只能从炉灶上刮点灰,给产妇泡水喝。

这个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人均耕地0.83亩,那地都是从狭窄的山坳沟壑间扒拉出来的。

在当地,十八洞村“大名鼎鼎”,因为它有个特殊的“年俗”:每到年根,村民们就背个麻袋四处乞讨,远的能跑到公里外的省城长沙。

直至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也才元,而年已涨到元。房子修整一新,无线网络覆盖全村,银行、电商服务站开到了家门口。

村民们都说,变化是从年开始的。

“只有两颗星,还让不让我讨老婆了?”

年11月,十八洞村兴起一股返乡潮。

当时,很多在外地的村民看了总书记来村里的新闻后,赶紧往回跑,目的就一个:回村分钱。施进兰是其中之一。

“大家琢磨,总书记都来了,上头肯定会拨下来一大笔钱,不要白不要。”施进兰告诉记者。

“失望!”她说,压根儿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笔钱。

更让他们失望的是,年1月,精准扶贫工作队进了村,队长叫龙秀林。

龙秀林是谁?“县委宣传部的。”施进兰说,“村里人私下骂,他没资金没项目,光有一张嘴皮子。”

龙秀林没理会这些:“总书记说了,十八洞村扶贫不能搞特殊化,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4个月后,施进兰当了村主任,明白了县里派来工作队的用心:“扶贫先扶志,‘等靠要’走不通。”

怎么扶?给穷户扶志,哪有那么轻省!

村里打算给每家每户院子铺青石板路,村民不用出钱,但必须出工,自己搬水泥、石材。就算这样,有的村民还是不干活,坐在家等着村里给他把路铺好。

“到了最后期限,我们准备把石材拉走,他一看,急眼了,上赶着把东西搬回家。”施进兰说,不能把一些人养成贫困户。

龙秀林和村干部们想出了“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的法子。村民之间相互评议、打分,再根据得分定星,最后把星级牌贴在各家门上。

村里改造电网,要在村民施六金地里竖一根电线杆,他坚决反对:“不给补偿金,吉里卜(苗语,意即免谈)!”

村干部商议,要不就改一下施工方案吧。可怎么弄都绕不过施六金那块地。“趁他不在家,我们把电线杆竖了起来,他发现后大闹村部。”施进兰说。

年底,首次星级评比,施六金倒数第一。农历小年,星级牌挂到他家门上。施六金住村口,人来人往,他觉着很没面子,当晚就悄悄把牌子摘了。“只有两颗星,还让不让我讨老婆了?”他跑到村部认了错。

后来,村里要修停车场,施六金主动让出家门口1亩多的水田。“脱贫像打仗,打仗就要有牺牲。”施六金的变化让左邻右舍惊掉了下巴。

他没想到,牺牲很快有了回报。年,施六金办起“苗家乐”,成了全村离停车场最近的一家,生意那叫一个火!今年,他又扩建了“苗家乐”。

他更没想到的是,自己不仅脱了贫,还脱了单。去年9月24日上午,“咯吱咯吱”的抬轿声由远及近,十八洞村鞭炮响起、唢呐齐鸣,44岁的施六金结婚了。

这对十八洞村来讲可是大喜事。村里多户人家,过去40岁以上的大龄光棍就有37个。村子穷出了名,哪家姑娘愿意嫁进来?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还专门询问了十八洞村“脱单”情况:“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现在,全村半数大龄光棍都脱单了。

“就算离婚,也要创业!”

提起农家乐,就得说说杨超文。

“你一定要采访一下杨超文。”一位驻村干部说。

“为什么?”记者问。

“他身上那股劲,是脱贫中最需要的。”

十八洞村以前的路。

6年前的11月3日傍晚,在浙江台州打工的杨超文正边看电视边吃饭,突然,他两只手抖得端不住碗。

“看到总书记去我们村的大新闻,我不敢相信!”杨超文说。他激动不已,认定十八洞村的机会来了,下决心返乡创业。

年,杨超文创办了十八洞村第一个农家乐。那时,进村公路还没拓宽,游客不是很多,农家乐开了一个月就倒闭了。

杨超文的妻子留在台州打工,天天劝他放弃创业,甚至以离婚相威胁。“就算离婚,也要创业!”杨超文说。他坚信十八洞村发展潜力大。

年,在龙秀林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杨超文申请到5万元贴息贷款。他买了辆三轮车,用来运菜。每次菜都装得满当当,杨超文埋在菜里,远处看去,只有一车菜在动。

曾经也是贫困户的杨超文晓得,好日子不会凭空蹦出来,他很拼。一次,有个户外“驴友团”凌晨两点到店,杨超文立马从床上爬起来,点火做饭。“创业不易,那几年我累得只剩一点皮肉了。”他对记者说。

杨超文店里人气越来越旺,最多的一次,他摆了苗家传统的“长龙宴”,招待多位游客,请来帮忙的村民就有十几个。

生意好了,杨超文常把客满的照片和视频发给妻子。坚持发了半年,妻子终于被打动,回来了。

打拼3年,杨超文还了贷款,开了分店,买了汽车。

看杨超文赚了钱,村民们动了心。

十八洞村现在的路。

年,十八洞村只有两处农家乐,如今发展到十几家,记者发现家家爆满。3年前,全村一年游客总共才几万,去年增加到30万,而今年前三季度,游客数量已超过30万。

“怎么不讲一下‘精准扶贫’呢?”

也不是人人都做农家乐,龙先兰就选择了养蜂。

一见记者,32岁的龙先兰掏出手机:“加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期脱贫攻坚时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