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他被林散之誉为ldquo当代真正
TUhjnbcbe - 2021/7/25 14:24:00
祝嘉(-),字燕秋,海南文昌人,年定居苏州,毕生致力于书法事业,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家,首届兰亭书会会员。年出版了首部著作《书学》,年完成我国第一部《书学史》,填补了中国近代书法史学的空白。此后笔耕不止,一生共撰写书学专著70种计余万字,是我国书法碑学理论继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之后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碑学大家。浅论祝嘉先生书学思想的三大要义逸冉祝嘉(—)先生是继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之后身体力行倡导碑学的一代典型,被林散之誉为“当代真正的书家”。欲研究书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必不能绕过对祝嘉书法理论与艺术的认真探究。笔者不揣浅陋,主要围绕祝嘉先生在民国时期的学术和创作,简要探讨先生书学思想的几个核心特征:《汉代书学与汉碑》其一未刊稿年一、以碑学筑基、摄取帖学要素的审美取向祝嘉早年用力于颜真卿、赵孟頫、何绍基诸家。年,在同事张叔仁影响下接触到包世臣、康有为的碑学理论。当他读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向不能书,皆由不解执笔”的论断,进而发现包、康二书论笔法不厌其详,却于“笔性”不著一语时,大受震动,深悔过去受“笔性”之说所惑,几乎误入歧途,于是发心转学六朝碑,并从执笔发端,开始深究书法理论。传统书法艺术特重师承。祝嘉除私淑包康外,在—年求学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前身为张之洞创办之广雅书院)期间曾随赵之谦入室弟子胡兆麟(字仁陔)学习古文、诗词、书法,并终生奉为本师。除此之外,正如其自用印“无常师”所揭示的那样,祝嘉一生的学术和创作心得主要来自刻苦读书与临池。尽管其理论从开始就带有浓厚的碑学色彩,但他对包康的学说是经历过一番亲证之后的择善而从,表面上其著述类型以史料整理与疏证为主,实则创见纷披,常带一种“六经注我”的自信,而绝少承袭师说、画地为牢之弊。他的著作与其书作一样,呈现出下笔深刻、厚积薄发、迥异时流的鲜明特色。《汉代书学与汉碑》其二从年处女作《书学》问世,到年8月《汉代书学与汉碑》脱稿,在民国最后十五年中,祝嘉累计完成《书学史》《愚庵书话、碑话》《祝嘉书学论丛》等著作共计10种(其中出版8种)。通过与其晚年代表作《书学论集》、《祝嘉书法书论》等比较阅读,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从早期的《腕力论》、《悬臂论》到晚年的《全身力到论》,其论证日趋严密、体系日趋完善的变化过程。也能清晰地确认《书学》采用双勾法分析六朝碑版单字结构的做法,在《论汉三颂》、《论二爨》、《论南北二铭》等单篇论文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甚至,从《书学史》到《汉代书学与汉碑》,关于书法史的理解也必然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祝嘉对执笔法的梳理和总结、对蔡邕“疾涩”说的挖掘和阐发,对魏碑“十美”的体认和追求、对“四宁四毋”的深信和实践、对以《兰亭》为代表的二王经典的推崇,乃至重精神、轻形质、重用笔、轻结构的教育理念,其发端都甚早,而终其一生可谓一以贯之,言行一致。临《霍扬碑》之所以能如此,除了包、康学说对祝嘉的吸引力外,金石书法所蕴含的雄强、拙厚、自在、超逸等种种既深植于传统文化心理、又有别于传统帖学审美的艺术趣味,无疑让祝嘉和同时代投身碑学的作者们找寻到了适合自身艺术表达的最佳方式。祝嘉坚信,楷书在六朝发展至于极盛,学唐楷之布算不若学六朝之生动。这一类艺术观念在碑学式微的当下,往往会被听者报以“偏激”的评价而选择忽视。然而,中国传统的文学和艺术研究,大都是从最原始的感动出发,进而推求感动背后的原因,最终形成自洽自足的理论的。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思考过程和治学理路,碑学的基本立场在祝嘉的理论中显得坚不可摧。后人基于主观好恶简单地加以否定,往往只是“异代不同调”的一种表现,而未能抵达问题的本质。值得留意的是,由于祝嘉的许多理论建立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之上,因此,理论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往往可以让位于审美。最明显的例证便是,尽管祝嘉一生都在强调执笔坚实、刻苦临池的重要性,但他在近代书家中却独服谢无量、马一浮、吕凤子三家,而丝毫不介意彼此书学观念的差异。故而,想要准确把握祝嘉甚至包、康的主张,离不开对碑学审美范式的理解与体认,舍此而言批评,是难得公允的。《细雨微风五言联》二、以书史入流、强调现实关照的治学路径。如前所述,祝嘉先生深究执笔原理,乃至将治学范围逐渐拓展至书学的方方面面,其最初目的,原在于解决实际的书写问题。在此背景下,益以其时文学革命、史学革命的影响,祝嘉先生的书学研究呈现出了强烈的现实关照,试举其例:——包康学说的试金石:《书学》。《书学》是祝嘉生平第一部著作,年12月南京正中书局初版,年发行修订本。正中书局广告称:“祝嘉先生精研书法垂二十年,生平宗包慎伯、康长素之说,平北碑南帖之争,是书为先生自来临池研究之结晶,见识超卓,持论正大,力辟笔性之俗论,尤为有裨于学者。至执笔、运笔二章,绘图立说,明显精详,有如口讲指划,殊便初学之自修。后附学书格言若干则,皆古来学者之至理明言,实书学中之金科玉律,则又学者可终身受用不尽。”由于出版年代甚早,近时学者很少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被林散之誉为ldquo当代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