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永远的回忆璧山县缫丝厂记略
TUhjnbcbe - 2023/8/12 19:53:00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位于璧山南部来凤驿璧南河畔的璧山县缫丝厂,无疑是璧山当之无愧的明星企业,不仅社会知名度爆棚,而且每年创造的利税也确实可观,在册职工最多时达千余人。遗憾的是,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加之国内国际市场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最终宣告破产。

据史料记载,璧山养蚕业“素较临近各县发达”。到年,璧山蚕茧产量达到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另一方面,县内缫丝业还是空白。为进一步促进全县蚕桑生产发展,增加出口创汇,根据四川省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经原江津地区革委批准,于年10月动工修建璧山县缫丝厂。由于当时国家资金暂时困难,为弥补投资不足,故采取“国社联营”方式投资联办,企业性质仍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璧山县缫丝厂位于来凤镇和平路1号,占地60余亩。年5月竣工投入试生产,7月正式投产。生产规模绪(投产后随即又扩建绪),主要产品白厂丝,规格(条份)20/22。首任厂党总支书记金炳生由县工业局副局长调任,厂长李质彬、工会主席徐世金、团总支书记兰文贵均从县内其他兄弟企业调任。

璧山县缫丝厂大门厂志编修领导小组成员合影工作之余交流沟通

丝厂投产时在厂部下设“四股”“一室”“三车间”,即生技股、供销股、财务股、安保股,党政办公室,立缫车间、复摇车间、机电车间,同时在各车间和后勤设立四个党支部。一九八三、八四两年又分别增设行政股、动力设备股。建厂之初,丝厂核定员工人,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由县内有关部门统一调配外,其余人员按30%招收城镇待业人员,70%招收农村社员。农村社员原则上按照各公社入股资金多少分配名额,用工性质为亦工亦农轮换工,实行务工在厂、户口在队、分粮在队,五年一轮换。年10月,径县劳动局批复同意,丝厂首批招工开始,其中招收亦工亦农轮换工名,进厂后即赴南充丝三厂学习培训。丝厂正式投产后,随着缫丝生产规模扩大和屑物车间、织绸车间先后建成投产,企业也逐年发展壮大。特别是年至年,丝厂迎来了快速发展的8年,企业鼎盛时期职工达千余人,年利税也由建厂初期的3万余元到效益最好年份近百万元。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远的回忆璧山县缫丝厂记略